为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参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
数据规范》(2006)、
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
社会科学学报编制规范》(1999),对本刊来稿提出如下注意事项:
1.总体要求
来稿内容要观点新颖鲜明,资料翔实可靠,论据充足,文字简练,数据可靠,图表清晰,层次清楚;论证科学严密,表述规范通畅,切忌空谈、剽窃;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对国家主权、涉外关系、民族宗教等问题的表述要与党和国家保持一致,没有涉密、泄密情况。遵从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2篇幅和载体要求
篇幅一般在4000~ 8000字内为宜,文稿为打印稿,使用Word各版本编排,正文字体不小于5号字,并留有行距、间距,以便修改;来稿时请附带一张装有文稿的软盘,或先投来打印稿,待我刊交给有关专家审改、决定录用后把电子稿发到被指定的邮箱。
3对基金项目的说明要求
来稿如得到基金资助,应在文后作具体说明并注明项目编号。在同等条件下,本刊对作为国家、省(部)级课题阶段性或最终成果的优秀论文优先予以考虑。
4论文题名要求
论文题名应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宇,避免使用未约定俗成的缩写词、字符、代号等。不能是标语、报告题名,不能有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标点符号、代号等。
5关于摘要和关键词的要求
摘要应提供
文献内容梗概,完整准确概括论文的实质性内容.200字左右。关键词可选3-5个,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未被此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也可作为自由词标注。
6关于文内标题要求
文内标题力求简明,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3级。不论哪一级层次标题,一律要求标题序号后一定要有标题,不能只有序号而无标题。
7关于参考文献著录要求
我刊参考文献标注体系采用顺序编码制。在正文中引文(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后,应按引文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并用上标格式。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中全部列出。同一文献在正文中被引用多次则只编同一个序号,如引文页码(主要指专著的页码)不同,则将页码放在方括号外以示区别,同时也用上标格式,文后参考文献表中不需再重复著录。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参考文献条目顺序应与正文保持一致。纸质参考文献都要求标注具体引文页码,期刊或文集中的单篇文献则应标明起止页码。网络参考文献除以往要求的项目(如责任者、责任项、网址等)外,还应注明网页更新日期和引用日期。参考文献中的合作论著,责任者如3人以下,应全部著录;3人以上,至少著录3人,再加“等”字。参考文献类型标志要著录正确: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磁带MT,磁盘DK,光盘CD,联机网络OL。
8关于作者简介的书写要求
作者简介的格式是:姓名(出生年一)、性别(少数民族)、职称(职务)、学位、工作单位、所在省市名称及邮政编码、联系电话E-mail、籍贯、简历、研究方向。
9关于文责、文稿改动和再投说明
来稿文责自负,不要寄交个人或委托他人转交,以免遗误。我部对录用稿件有修改、删节权,如不同意修改,请在稿件上注明。请勿一稿多投,如出现重复刊登,今后本刊将严肃对待。3个月后未见《文稿刊用商约函》者,作者可再投他刊。由于人手有限,所有来稿一律不退,敬请作者自留备份。
谢谢合作!
2020年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