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则:请遵守学术规范和准则,勿一稿多投,在稿件中勿出现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内容。作者向本报投稿,意味着在稿件被录用后作者同意把该文的版权(含光盘、网络等各种介质)转让给本报编辑部。稿件必须符合本报内容及格式规范要求。如果文章需要快速发表,需和编辑部联系并说明理由。
征稿范围:《高等
建筑教育》主要刊登建筑文化和高等教育教学有关的学术文章。
栏目设置:建筑教育理论、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教学建设、
实践教学与
创新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与运用、高校党建与管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建筑人文。
来稿注意事项:
1.来稿务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文字精练,内容应注意保守国家机密。每篇论文(含图、表)一般不超过6 000字。研究简报(含图、表)应限在3 000字以内。论文必须包括(按顺序):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注明所在地)及邮编、中文摘要(200~300字)、关键词(4~8个)、中图分类号、正文(层次标题连续编号,为“1”“2.1”“3.1.2”等,左顶格)、参考
文献、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出生年月、性别、籍贯、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及作者的详细联系地址和联系方式(包括电话、手机、电子信箱)等;该文属于何种基金资助项目(注明基金号)。
2.摘要要求写成报道式摘要,字数为200~300字,采用第三人称表述,内容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结果及结论。研究目的用一句话概括即可,研究结果和结论必须详细、具体。
3.英文摘要要求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包括:题目、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作者单位(注明所在地及邮编)、摘要正文、关键词(必须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摘要撰写应符合英语语法规范,并采用第三人称表述。
4.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按在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用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
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
具体著录格式如下: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码\](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月,卷(期):起止页码。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5)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6)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7)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参考文献的作者、编者、译者不超过3人时全部写出,超过者只写前3名,后加“等”或“et al”;书写外文作者或编者时,姓前名后,名用缩写。
5.文中图、表应择必要的、不要太多,分别应有图题、表题,并连续编号;图形墨色要黑、线条均匀,大小适中;照片要黑白清晰,层次分明;文稿中必须留出插图和表的位置;图片文件为*.tif格式,图中文字需在*.tif文件中重新输入,以保证清晰度。
6.具体排版请到作者园地中下载投稿模版,按照模版要求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