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筑地小剧场左翼转向的动机与过程
- 土方与志;左翼戏剧;筑地小剧场;日本无产阶级戏剧同盟;
- 杨立;许美祺
- 166-170
- 全面抗战时期中共革命历史的新观察——读《铁水流:战时中共革命系统的运作(1937–1945)》
- 《铁水流》;中共党史;中共革命史;
- 潘蕊彤;杨宏雨
- 161-165
- 援朝御倭战争中明朝出兵决策再探讨——以粮饷供给为中心
- 援朝御倭战争;粮饷;救援;出兵;
- 董建民
- 155-160
- 电影《抓娃娃》的讽刺与批判
- 《抓娃娃》;异化;批判;唤醒;
- 程慧娟;赵德鸿
- 151-154
- 冯骥才《俗世奇人》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与类型化书写
- 冯骥才;俗世奇人;人物形象;类型化书写;人性;
- 吴春玲
- 146-150
- 《云合奇踪》玉茗堂本和余古斋本的异文比较
- 《云合奇踪》;玉茗堂本;余古斋本;异文比较;
- 李颖超
- 139-145
- 《诗经》中周人居住建筑对文化精神塑造的影响
- 《诗经》;周人;居住建筑;文化精神;
- 胡明远1 王晓昆2
- 131-138
- 多模态语料库在汉英翻译中的多维度作用
- 多模态语料库;中国文化外译;语体特征;
- 梁健丽
- 127-130
- 宇文所安杜诗译介策略的历时演进
- 宇文所安;中和式翻译;同构性凝视;异构性凝视;关联理论;
- 汤菲菲;章媛
- 121-126
- 副文本与知识生产:梅维恒《庄子》英译的知识建构
- 《庄子》;梅维恒;知识翻译学;中国传统文化;副文本;
- 安家莹1 刘瑛2
- 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