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陕西理工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本刊长期开设“流域文化暨汉水流域文化研究”、“文学研究”、“
语言研究”、“历史研究”、“经济研究”、“哲学社会学研究”、“
教育研究”、“
法学法制研究”等栏目,另开设“学术前沿与学术热点”、“蜀道文化研究”、“管理研究”、“艺术研究”等栏目,并不定期设置笔谈专栏,刊登针对学科
发展和热点问题进行探讨的成组稿件,力求在中国语言文学、流域文化暨汉水流域文化、区域经济等方面反映全国领先的学术研究水平。优先发表高水平的省部级以上项目资助论文。
为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和编辑质量,根据教育部2000年1月颁发的《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2008年第三版)中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及《中国学术期刊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结合本刊实际,敬请作者按以下要求规范稿件。
一、论文应观点明确,论点新颖,资料可靠详实,论证严密科学,文字表述规范流畅,篇幅一般不超过一万五千字;论文请勿一稿多投,请作者以word文件形式发送电子稿件(本刊电子邮箱:slgxbskb@sina.com),无需寄送纸质文本,文字部分以宋体5号字为准;文末务必注明作者联系电话和电子信箱地址。
二、来稿应包括论文题目、作者署名及通讯地址、作者简介、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正文、注释、参考文献。基金项目资助论文应注明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
首页:
1.论文中文题目。题目能概括文章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
2.作者姓名。如为笔名,应注明真实姓名。姓名下标明作者通讯地址(所在单位名称,所在省和城市名称、邮编),如多名作者则在姓名右上角加数字注明。
3.摘要。应能反映论文主要内容信息,具有独立性、完整性和自含性,一般以第三人称语气写成,不加评论和补充的解释。字数一般在200—300字以内。
4.关键词。应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专有名词或词组,一般为3—8个,尽量使用《汉语主题词表》中的词。
5.作者简介。标注在首页下方,作者简介格式如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单位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6.基金项目。标注在首页下方,基金资助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
示例: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说唱文学文献研究史论”(10BZW065)
正文页:
1.正文一般应包括研究缘起(引言)、主体论述部分和研究结论,结构完整,各级标题应层次分明。
2.图——必须有图序号和图题,图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图题标在图下方。
3.表——一律使用三线表(贴在文稿应在处),表序号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与表题一并放在表上方。
4.文稿中的计量单位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的国际标准符号,不得使用已废止的符号,更不得自造符号。
5.世纪、年、月、日、百分比等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
6.注释。本刊注释是指对论文中特定字词、短语或内容所作的解释性文字或补充说明文字;注释一般采用页下注形式,每页单独编号,注释序号用带圈(例如:①)的阿拉伯数字表示。
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论文重要组成部分,不得省略。采用顺序编码制,对应正文引注号在文后详列参考文献。正文中按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在序号的[ ]外著录引文页码或章、节、篇名,如:“…××”[1]66;多次引用同一著者的同一文献时,在正文中标注首次引用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 ]外著录引文页码或章、节、篇名。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须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如遇连续序号,可标注起讫序号。文后参考文献表的排列顺序以正文出现的先后为准,以“[参考文献]”作为标示;序号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每一条目的最后均以实心点结束。参考文献的前3个作者(译者)必须标出,第4个起写等。根据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和相关文件精神,参考文献表基本格式如下:
第一 专著著录格式(含以各种载体形式出版的普通图书、古籍、资料汇编、多卷书、丛书等):
[序号]作者(含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第二 期刊文章的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期):起止页码.
第三 专著中的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
[序号]析出文献作者(或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M]∥原文献作者.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始页码.
第四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
[序号]析出文献作者(或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C]∥原文献作者.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始页码.
第五 报纸文章的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第六 学位论文的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含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第七 电子文献的著录格式: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说明].网页或光盘出版单位,发布时间/下载时间.
第八 外文文献的著录格式:
用印刷体书写或打印。主要责任者(著者或编著者)字母全部大写,所列项目及次序与中文文献项目相同。
三、本刊已许可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超星期刊域、维普网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
网络传播本刊全文。本刊支付的稿酬已包含上述数字化出版系统的著作权使用费,所有署名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按作者说明处理。
四、稿件录用与否,3个月内给予答复,逾期请自行处理,本刊概不退稿。稿件一经录用,按学校相关规定酌致计付稿酬(包括光盘版、网络版等的作者),并赠送当期学报2册。欢迎垂询,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slgxbskb@sina.com
联系电话:0916-264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