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稿范围
《光电工程》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和中国光学
学会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创刊于1974年,是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CA、Scopus、CSCD等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期刊主要致力于光电工程领域的科研报道和学术交流。
《光电工程》采用同行评议的审稿方式,学科领域不仅包括光学和电学的基础学科,还包括相关工程研究和工程应用等,主要刊登科研进展、原始创新结果以及光电研究的科研综述论文,还将出版关于热点问题和前沿课题的专刊。本刊主要收录以下方向的稿件,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 微纳光学
- 超材料和超表面
- 激光技术
- 自适应光学
- 空间光学与遥感技术
- 先进光学制造技术
- 波导光学与光纤技术
- 光电传感
- 大气光学
- 光电测量与检测
- 光电对抗
- 光电器件与系统
- 光机电控制
- 光谱学
- 光通信
- 光学设计
- 薄膜光学
- 红外技术
- 晶体光学
- 目标识别与跟踪
- 生物与医用光学
- 显示技术
- 信息光学
二、编辑规范
向《光电工程》投稿前,稿件应经过所有作者同意。为避免审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延误,请在提交稿件之前仔细考虑以下规范。
1. 作者身份和版权
提交一篇文章意味着
1) 文章所描述的工作以前没有发表过(除了以抽象的形式,或作为已发表的演讲或学术论文的一部分,或作为电子预印本),它在其他地方未被考虑出版。
2) 文章的出版由所有作者批准,并且由研究所在地的责任者默认或明确批准。
3) 如果文章被接收,则不会在其他地方以相同的形式(包括电子版),以英语或任何其他语言发表,除非得到版权所有人的书面同意。 作者应仅限于对所报告的研究的概念、设计、执行或解释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稿件一经录用后,原则上不再更改作者列表。如特殊情况确实需要变更,例如作者顺序的更改,或添加/删除作者,都必须出具经由每位作者签名的纸质说明信函。通信作者必须确认他(或她)已经完全获取研究数据,并确定愿意提交出版。一旦在出版前出现作者身份争议,该过程应立即暂停,直到争议得到解决。
对
作品做出直接贡献但不满足成为作者标准的个人,应在稿件的致谢部分注明其贡献,包括他们的角色、从属关系和工作利益。
文章被录用后,所有作者应将文章的版权,包括印刷和在线版本的版权转让给出版者。所有作者必须在该文章发布之前签署版权转让协议。编辑部将通知相应的作者在签发录用通知单之前返回版权转让协议。
2. 人类受验者和动物实验
涉及人体试验的任何调查研究都应得到作者所在机构伦理审查委员会或等效委员会的批准,并应在文章中注明上述审查委员会。对于涉及人体试验的调查研究,应持有“知情同意书”(或解释没有知情同意书的原因——例如研究数据的分析是在匿名条件下进行的),应能够出示研究伦理委员会或机构伦理审查委员会签发的《研究批准声明》。 对于涉及动物的研究,所有工作必须根据适用的国家和国际规范进行。必须从相关作者的机构或其他适当的伦理委员会获得所有协议的事先批准,并且必须在提交时提供机构名称和许可证编号。对于涉及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研究,所有研究必须根据Weatherall(2006)报告中的建议进行。当使用不受管制的动物或者特定委员会不需要伦理批准时,应包括对此事实的明确说明以及不需要伦理批准的原因。
3. 利益冲突
考虑到文章的透明度,为了帮助读者对文章做出适当评估,所提交文件必须披露所有可能被视为存在潜在利益冲突的关系。
如文章在未来三年内可能存在的任何实际或潜在的利益冲突,请所有作者务必在最初提交的稿件后披露。这里所说的利益冲突包括与其他人或组织的任何财务、个人或其他关系,可能不适当地影响或被认为影响他们的工作的一切关系。
审理稿件时,审稿人也必须指出文章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
4.同行评议政策
所有稿件都必须经过同行评议,需要将稿件发送给两个或更多的独立审核人。审稿人的身份是保密的,稿件也将作为私人信息处理。
同行评议应尽量在一个月内完成,但是不排除因两位审稿人返回的意见不一致而再送其他审稿人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尽量不超过两个月。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审稿意见是决定稿件是否录用的关键因素,但最终决定权还在编辑手里。论文也可能直接被编辑退稿而不经过同行评议。
我们鼓励作者在提交稿件时推荐审稿人或建议避免某个审稿人。作者也可以在提交稿件后向编辑提供任何有助于审查的补充材料。
审稿人的选择对于出版过程至关重要,我们的选择基于许多因素,包括专业知识,声誉和具体建议,具体参见本刊的“审稿导读”网页。
5. 剽窃和重复出版
剽窃是指作者试图将他人的作品作为自己的作品。重复出版是指作者重复使用自己已发表作品的大部分内容而没有提供适当的参考,有时又称为自我剽窃。需要注意的是,无意识的抄袭也相对较多,例如,当作者从自己早期的论文中重复使用部分内容。
由于对其他作者作品的适当使用有些混乱,除了关于剽窃的正常原则之外,我们还提供以下规则:如果超过5个连续单词是来自另一个出版物的文本(包括作者自己的工作),这时应该使用引号并且标注引用原始数据。对措辞进行微小的更改也是不合适的。对于来自作者自己的论文或常用语的描述,这个规则可以稍微放松。如果发现剽窃,稿件会被拒稿,论文中的所有作者可能会被提交到期刊的黑名单,在某些情况下,编辑部甚至会与作者的研究所或资助机构直接联系。
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是由CNKI科研诚信管理系统研究中心研发的查重系统,投到《光电工程》的中文文章都将经过AMLC检测是否存在剽窃现象。目前,《光电工程》对稿件文字复制比的要求是不超过15%。要了解有关AMLC的更多信息,请访问http://check.cnki.net/。
作者应确保他们作品的原创性,并且不可在多本期刊或主要出版物上发表研究内容基本相同的稿件。如果作者的部分文章内容已出现或将出现在其他地方,或者任何相关资料正在考虑或即将印刷,应及时通知编辑部。
6. 更正和撤回政策
当作者发现自己已发表的作品中存在重大错误或不准确时,作者有义务及时通知期刊编辑部,并与编辑合作撤回或更正论文。
请注意以下更正和撤回政策:
1)错误。将通告该期刊的重要错误,以及其对出版记录或论文的科学完整性和对作者或期刊的声誉影响。
2)更正。将通告该作者的重要错误,以及其对出版记录或论文的科学完整性和对作者或期刊的声誉影响。
3) 撤回。通告原文章结果无效。所有合作者必须签署撤回协议,指明错误,并简要说明结论的影响。
有关更正的决定由编辑(有时由同行评议员的建议)做出,这有时涉及作者咨询。不考虑要求进行不会以重大方式影响论文或损害读者对论文贡献的理解的修正(例如拼写错误或语法错误)
三、文章格式
新投稿文章请参照本刊网页“下载中心”的模板,新投稿要求论文的各个部分(题目,摘要等)完整即可。在通过审稿后,编辑还会要求作者做部分内容的详细修改(比如对图的要求等)。请仔细阅读以下所有的稿件格式说明。
稿件要求用汉语或英语写作,语言要准确易懂,文章主题明确,论述简练。对于英文来稿,建议不熟悉英语的作者在提交之前先找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专家帮忙修改,以确保文章叙述清晰,简洁,并且用语标准。
来稿请采用微软word的doc或docx文件。本刊暂不接收TeX或LaTeX文件。
1. 标题页
题目必须简明扼要(中文20字以内,英文10个实词以内),不要使用冠词或者介词开头。一般来说,最好避免使用“一种新型”或“首次采用”等字样。
所有作者应该在设计、研究和论文写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要避免名誉作者。作者需提供真实姓名全称,如“张家国”,外面作者采用名前姓后的写法,比如“Michael B. Wilson”。通信作者建议用星号标注,比如“张建国*”。
原则上应给出所有作者所在的科研单位或机构。
2. 摘要和关键词
来稿需要有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最好不超过200字,英文摘要不超过300个单词。摘要是独立的二次文献,内容包括研究的目的、基本方法、主要发现和研究结论。摘要中不能有公式和参考文献。
摘要后面应给出三到五个关键词以便于检索。关键词不大写,不使用复数,用分号分隔。
3.公式
文中提到的公式应单独在一行列出,并且在公式的右边按其在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比如(1), (2), (3),……
为了便于后期编排稿件,建议作者的新投稿使用mathtpye
软件进行公式编辑。
公式中的变量使用斜体,而矢量和矩阵使用粗斜体。
相关示例如下。
4. 图
图应在按其在文中出现的顺序进行编号,比如图1、图2、图3……,每一个图都应该是独立的,有它单独的图题。如果作者要使用已出版作品中的图或者表格,必须先与原图表的版权所有者进行联系,获得对方书面的使用许可,方能复制该图表(无论是在纸质或电子作品中)。该使用许可必须和新投稿一起提交,并且在图题上标明出处。
《光电工程》使用彩色印刷,欢迎作者提供彩图,且图片分辨率不能低于300dpi。图片的放置应该合理,通过word插入到文档相应位置。矢量图的主线条最好采用0.5磅,辅助线条采用0.3磅。
5. 表
表也需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比如表1、表2……,每个表都要有个简洁的表题,表题放在表格上方。
每个表至少要有两列,每一列都要有相应表头。
作者必须确保表格中的数据真实且使用合理。
请使用word中“插入表格”的功能新建一个表,而不是用绘图工具画一个表。
6. 致谢
在致谢里可以标注于作者/题目有关的信息,比如“作者1和作者2在本文中的贡献一样多”,如果本文的研究得到某基金或某项目的资助,也请准确说明基金的名称和项目号。比如“本文工作得到了国家973项目资助(2013CBxxxxxx)和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01020304 , 11223344)”
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必须按其在文中第一次被引用时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并将编号作为上标标注在相应位置。当引用两个以上连续编号的参考文献时,文献的标注应在方括号中列出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编号并在中间加连词符,比如[1-4];如果所引用参考文献的编号不连续,则列出所有编号,比如[2,5].
当参考文献的作者在文中被提及时,一般只需要列出作者的姓(除非特殊需要),并且只写第一作者,然后在后面加"et al."
参考文献应写在正文的最后,部分参考文献的格式要求如下:
期刊文献
1 Pendry J B. Negative refraction makes a perfect lens [J].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0, 85(18): 3966-3969.
2 Fang N, Zhang X. Imaging properties of a metameterial superlens [J].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2003, 82(2): 161-163.
非英文文献
3 Guo Yinghui, Pu Mingbo, Ma Xiaoliang, et al. Advances of dispersion-engineered metamaterials[J]. 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 2017, 44(1): 3-22.
郭迎辉,蒲明博,马晓亮. 电磁超构材料色散调控研究进展[J]. 光电工程, 2017, 44(1): 3-22.
书籍
4 Zhang Y M. Applied Optics[M]. Beijing: China Machine Press, 1987.
会议析出文献
5 Kim K, Chalidabhongse T H, Harwood D, et al. Back ground modeling and subtraction by codebook construction [C]// Proceedings of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mage Processing, Singapore, Oct 24-27, 2004: 3061-3064.
电子文献
6 Optoelectronic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Future Vision of the Optoelectronics Industry. Digest Version [PDF on Internet]. Tokyo: Japan, [updated 6 March 2005; cited 6 May 2005]. Available from: http://www.oitda.or.jp/main/syourai/syourai04-e.html.
四、投稿指南
在期刊主页,点击“投稿查稿”,进入后注册,并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和上传新投稿。稿件要求为word文件,文件中包括正文、图表、参考文献列表等,作者也可以同时上传其他格式的单独文件作为附件。如果在5个工作日内没有收到电子邮件确认,请联系编辑部。
1. 投稿信
来稿最好能随文章附上投稿信,投稿信包括以下声明:
1)所有作者同意提交;
2)该作品未在其他地方完全或部分出版或提交出版,或以其他形式或语言出版;
3)如果有内容来自其他资料,作者需要获得版权所有者(通常是出版者)的使用授权,并且且在投稿信中附上该授权。如果没有材料来自其他资料,请说明“本文没有内容来自其他资料”。
2. 同行评议
所有来稿,除了特邀综述,将由两个或更多国际专家进行同行评审,其意见和建议将作为编辑最终决定的基础。
3. 稿件查询
作者可以在线查看自己的稿件状态。作者向编辑查阅稿件状态或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处理与稿件有关的事务时,请说明稿件号。
4. 稿件修改
返回作者修改的稿件应在半个月内尽快返回给编辑部。作者在修改好论文后,建议针对审稿人的意见做出详细的答复并附在论文最后,然后登录作者中心,提交修改的论文。收到修改稿后,编辑将做终审,或继续送复审。
5. 稿件校对
所有接受的文件都要进行编排加工,以确保可读性和符合期刊的风格。作者将通过email接收到的论文的校对文件。校对稿最好在收到后48小时内通过email回复给编辑部,以避免影响刊出时间。
五、其他信息
1. ISSN和CN号
《光电工程》的中国标准刊号是CN51-1346/O4,国际标准刊号是ISSN 1003-501X。
2. 联系方式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电 话:028-85100579(审稿咨询,稿件修改,期刊发行等),028-85100692(版面费、发票和稿费)
E –mail :oee@ioe.ac.cn;gdgc@ioe.ac.cn
网 址:http://www.oejournal.org/J/OEE.html/CN
通信地址:四川省成
都市双流350信箱 《光电工程》编辑部
邮 编:6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