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只刊登首发稿。来稿应有
创新,立论科学,主题明确,推理严谨;词语准确,句子精练,使用标准化简化字;遵从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数字用法、标点符号及其他标准;论文格式(包括图片、表格、参考
文献等)符合规范。
本刊对来稿有文字修改权,对所发稿有版权。录用稿酬已含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等各种版权的使用费。本刊所载论文在向国内外文献检索机构报送时,不再征求作者同意。
文稿内容: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及与中文对应的英文部分(包括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
篇幅:一般不宜超过6 000字(含正文、图、表、参考文献,不含中英文摘要),重点突出,文字简炼,避免长篇公式推导。
基金项目:应在文稿第一页下方注明基金项目类别及基金项目编号的中、英文。
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字。全部作者姓名按署名顺序排列,姓名之间以“,”分隔。
中、英文作者工作单位: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简称,后加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多个单位的单位之间以“;”分隔。
中文摘要:篇幅为100~300字,要求意义完整,用词准确,简明扼要,信息具体,以文字叙述为主(不使用图、表、参考文献、复杂的公式或化学式等),符号和缩略语应加以说明。其内容应包括4个要素:①研究目的。指出研究的范围、目的、重要性、任务和前提条件,不是主题的简单重复;②研究方法。简述课题的工作流程,研究了哪些主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都做了哪些工作,包括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③研究结果。陈述研究之后重要的新发现,新成果及价值,包括通过调研、实验、观察取得的
数据和结果,并剖析其不理想的局限部分;④研究结论。是作者对所得成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等,包括从中取得证实的正确观点进行分析研究,比较
预测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价值。
关键词:应有3~8个,词与词之间以“;”间隔。符号和缩略语应加以说明。
英文文题:一般不超过100个字符,第一个词不用冠词。
拼音写法的作者姓名:排列顺序与中文相同,姓名之间以“,”分隔。
作者单位的英文:应写正式全称,不用简称,后加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多个单位的单位之间以“;”分隔。
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的内容相对应,第一句话不应与文题重复。符号与缩略语应加以说明。
英文关键词:内容、数量和顺序均应与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词与词之间以“;”分隔。符号和缩略语应加以说明。除专有名词应大写外,一律小写。
量和符号与量单位的符号: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3100~3102—1993量与单位》,正确使用量的符号和量单位的符号。
所用量的符号在正文第一次出现时定义,对于同一个量,全文所用量的符号应相互一致。
层次标题序号: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码。引言用0;一级标题使用1,2,3,…;二级标题使用1.1,1.2,1.3,…。序号左顶格,末位数码后不加标点,空一格后书写标题内容。层次标题以下,还可使用1),2),3),…及a),b),c)…。
图片、表格、引文、公式、定理等的序号均要按其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顺序,全文统一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码。例:图1、图2、文[5]、式(4)、定理3等。
插图和表格:要有序号和简明扼要的中、英文标题。图题在图形和图注之下,居中;表题在表体之上,居中。插图、表格的位置随文给出,先见文,后见图、表。
表格:采用三线表,第一行为表头,表头应使用“量符号/量单位”的形式表述,如“P/MPa”。表头以下各行为数据。每个表格最好能在半栏内排下,实在排下不时,可使用通栏排。
参考文献:应在论文之后列出中、英文。参考文献表中应只列出最主要的、最新的、作者本人
阅读过的、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并且正式发表过的文献,一定要引用近2年论文,尽量保证25篇参考文献的数目,不低于20篇,其中近2年的不少于70℅。按正文中被引用的先后顺序对其编码。参考文献的编排格式应严格执行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作者简介:列于文末,应包括第一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