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阐释
2015 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要“
探索 STEAM 教育、 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2016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 ‘众创空间’、 跨学科学习(STEAM 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养成数字化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信息化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2017年 6 月 20 日,中央教科院发布了《中国 STEM 教育白皮书》,其中提出:STEM 教育应该纳入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STEM 教育是一场国家终身学习活动;STEM 教育是跨学科、跨学段的连贯课程群;STEM 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培养综合素质的载体;STEM 教育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创新实践。
STEM(STEAM)教育是在复杂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学习活动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基于项目式学习方式,STEM跨学科课程整合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和创意
写作,整合大型活动、整合家校社区、整合环境生态……总的来说,STEM教育顺应了未来科技发展对人的客观要求,代表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同时又与我国面向未来教育改革的要求相一致。
STEM教育是一种新的理念。它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课本”,强调面向现实中的具体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它不强调知识的记忆,而是更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思维。总的来说,STEM教育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们当下
基础教育的短板。
当前STEM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STEM教育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与STEM教育与有关的各种创客活动方兴未艾,大有燎原之势,但客观地说,STEM教育在我国仍处在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即使是教育研究领域对他的核心理念和实现方式也有模糊之处,所以在实践层面难免出现一系列问题。
1.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STEM教育在许多学校都有尝试,但教学的目标却不清晰,教学内容指向学生的哪方面素养还不明晰。
2.重硬件,轻软件。提到STEM教育,不少学校都会列举出自己购置了多少先进设备,建设了多少工作室,却忽略了课程和项目的开发,缺少系统科学的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
3.缺少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无论是以STEM教育为入口改变学习方式,还是以STEM教育为抓手带动课程变革,教师在这其中都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与传统的学科教师相比,当下具有课程开发力、学习指导力、思维引领力的STEM专业教师还比较匮乏。
STEM教育的实践特征
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在《STEM教育的国策分析与实践模式》一文中分析了国际上STEM教育实践的基本特征,也是我们当下众多学校在STEM
教育探索中的共有特点。
1.教育理念要“能力为本”。教师在跨学科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深度学习能力和适应未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本位的特点符合当下我们多劳动者创新能力的迫切需要。
2.实施策略应“整合为要”。STEM教育涉及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从相互关系看,四者具有内在关联性。教师要从分科教学的方式中摆脱出来,将多门学科进行科学整合,实施跨学科的综合课程。
3.实践应用要“项目引领”。通过项目式学习方式,STEM教育将多个学科进行融合,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批评思维和协作意识。项目活动引领STEM教育的实践,也是学生充分参与的方式。
4.课堂教学需“继承创新”。STEM教育具有跨学科、整合性特征,教师要充分继承已有的教学经验,如探究式教学、多元智能理论等,同时又要再次基础上加以创新和整合,用丰富的课型和教学手段让角色聚焦真实世界中的问题,动手探索、开放探究,充分参与到团队活动之中。
5.生态发展是“多方合力”。STEM教育需要多层面的助力,学校课程开发,校外STEM联盟,高等院校支持,企业科技力量……只有形成多方合力,STEM教育才能形成良好的生态发展环境。
STEM教育的跨学科整合方向
我国学者余胜泉教授等将 STEM教育与跨学科理念相结合,提出了三种取向的跨学科整合方向。
1.学科知识整合取向。需要分析各学科最基本的学科知识结构,找到不同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连接点与整合点,将分散的课程知识按跨学科的问题逻辑结构化。同时,将各学科内容,改造成以问题为核心的课程组织,通过序列化的问题有机串接起各学科知识,使课程要素形成有机联系和有机结合。
2.生活经验整合取向。强调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强调多学科的知识融合到真实的社会性项目中,在项目的活动中寻找各学科知识的整合点。因此,项目的过程分析、活动设计等社会分析是核心。
3.学习者中心整合取向。该模式不强调由教师预设问题或项目,由学习者个体或团队自己调查,发现问题。是一种依据学习者需求,以学习者生活经验为基础寻找各学科整合点的模式。
思考角度
着力探讨STEM教育在本校的课程建构、行动路径、操作模式等,可以进行理论的探讨、策略的探索,也可以结合具体学校实践进行论述。
写作要求
按学术论文的规范格式进行写作;字数在3000~6000;选择一个角度从几方面展开,不要面面俱到;结合具体课堂教学实际,将观点与材料进行有机的统一。
温馨提示
1.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手机号码。
2.我们会在“四川教育杂志”微信公众号中陆续推出各栏目征稿启事,请大家密切关注。
截稿日期:2021年2月23日
投稿邮箱:scjy86113199@163.com
稿件将择优刊登在《四川教育》(理论)2021年第4期杂志上,我们期待你的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