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当代儒学》是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主办的儒家思想理论辑刊,每年出版两辑。
近些年来,儒学研究的刊物纷纷涌现。但是,这些刊物的内容,往往是对传统“儒学史”的某种对象化的所谓“客观”研究,在这种研究中,儒家儒学成为“历史上的”东西,即“故纸堆里的”“博物馆里的”东西,而与当代社会现实生活无关。
有别于此,本刊所称的“当代儒学”,是指的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1世纪以来的中国儒学复兴中所出现的新的儒家思想
创造、新的儒学理论形态,这些思想理论的探索,旨在回应当今时代的呼唤,解决当今社会的问题。
本刊的宗旨在于:通过对当代儒学的研究与评介,推动儒学复兴、中华文化复兴的伟大事业。因此,本刊的着眼之点,乃在于儒家的“活的思想”,意在推进当代儒学的思想原创、理论建构,推出当代儒学的重要学派、代表人物。
为此,我们设置了以下固定栏目:
●当代儒家思想探索:具有原创性的当代儒家思想者,可在此推出其最新的思想创获。
●当代儒家理论建构:研究与评介当代儒
家具有
影响力的理论学说。
●当代儒家学派评介:组织有关稿件,对当代儒家的学派进行研究或评介。
●当代儒家
文献研究:遴选与评介当代儒家著述中有可能在将来成为经典文献的重要
作品。
●当代儒学观察家:观察与评介当代儒学复兴中的最新活动、动向。
●当代名儒访谈录:组织对当代儒家中的名儒、大儒的访谈。
此外,本刊每辑还随时开辟一个临时栏目,针对当代儒学中的热点问题、重大问题,给予及时的反映。
凡在本刊发表的文章,并不代表本刊的立场、观点,作者文责自负,本刊只是提供一个研究、讨论、交流的平台。
凡在本刊发表的文章,本刊将按通行稿费标准支付稿酬。
本刊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及CNKI系列数据库收录,其作者文章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热忱欢迎广大作者惠赐稿件!
投稿要求:
1.文章篇幅一般为1万字左右,最长勿超过1.5万字。
2.来稿请用A4纸张、Word文件格式。
3.文章标题用2号黑体字,副标题用4号仿宋体字;作者署名用4号楷体字;正文用5号宋体字;独立段落的引文用5号仿宋体字;一级标题用4号楷体字,二级标题用小4号黑体字。
4.注释一律采用脚注形式。
5.参考文献:古籍采用随文夹注形式(《书名·篇名》),在文中第一次出现时以脚注形式注明该书的版本信息;其余文献采用脚注形式,格式如下:
(1)图书:作者/编者:《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版次,页码。
(2)期刊:作者:《文章标题》,《刊名》,××××年第×期。
(3)报纸:作者:《文章标题》,《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
(4)网络文章:作者:《文章标题》,网名,英文网址。
投稿邮箱:dangdairuxue@163.com
《当代儒学》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