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改变了
教师为主体与学生为客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对主体间性的理解经历了从先验的认识论层面向现实的
实践层面转向的过程,这表明主体间性是面向现实生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思辨的抽象理论,它作为实践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不仅要遵循高校开放的特质和
大学生自主性的提高,更要面向现实生活,以主体间性建构切实可行的教学体系,即以开放性的思维和心态围绕现实生活打造对话平台,以强化问题意识为导向面向现实生活设计教学内容,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目标进行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