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文献 >> 正文
重申《被压迫者教育学》对话式教学思想的内涵及其时代蕴意
摘 要:
对话不是纯粹的谈话,真正的对话是对世界的一种改造。“教学对话”是教师和学生主体双方视界的融合过程。《被压迫者教育学》认为,爱、谦恭、信任、希望以及批判性思维是形成对话的先决条件。教学中的对话类型有三类:一是作为一种实践性对话的“师生对话”;二是作为一种反思性对话的自我对话;三是作为一种意义阐释性对话的“人与文本的对话”。由此,“对话式教学”亦不同于传统的“银行储蓄式”教育,它具有触及心灵、唤醒学生真实自我,打破陈旧、培养创新精神,加强合作、构建融洽师生关系的作用,是蕴藏于课程与教学改革中不容忽视的潜在力量。重申《被压迫者教育学》对话的教学思想,对于深入把握对话教学的实质、摒弃教学改革中的“虚假对话”和“空洞对话”、提升课堂教学品质,等均有着现实的镜鉴作用。
作 者:
  • 张绍军
单 位:
    湖南师范大学
关键字:
  • 《被压迫者教育学》;对话式教学;教学思想;
页 码:
    123-127
出 处:
HTML阅读PDF文献下载您还没有登陆会员账号,请先登陆,在进行阅读或下载!
返回顶部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