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中国劳动学会主办。本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被多家研究机构和几十所综合大学列入社科类核心期刊。《中国劳动》以提升学术
影响力、决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为根本目标,致力于劳动经济、社会保险、家庭服务业、人力资源产业领域研究,关注重大的理论、
政策和实践问题,坚持选题前瞻性、内容原创性、论证严谨性、结论实用性。
一、来稿要求
(一)基本要求
1.本刊坚持一稿专投、反对一文多用,凡已在公开出版物、互联网上发表的文章,一律不予以采用。
2.来稿应为作者与其合作者独立研究完成的作品,内容不得涉及国家机密,也无任何违法、违纪和违反学术道德的内容。
3.来稿应能反映该学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水平。
4.建议来稿字数15000字以上,参考
文献以近三年的文献为主。
(二)范式要求
1.论文正文应包括六部分内容:问题提出,文献综述,理论演绎(理论模型、理论框架、理论视角、假说),实证检验,结果讨论,结论和启示。
2.问题提出:论述本文研究的重要实践基础、文献基础及选题的意义。论述选题的意义要有事实支撑,切忌泛泛而谈。
3.文献综述:围绕论文选题,对近5年的相关文献做理论性和系统性的文献述评,重点梳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体现前沿性。一般性综述建议并入前言和讨论,有关方法方面的文献并入实证检验部分。
4.理论演绎:构筑研究该问题的“理论框架”,体现论文独特的
理论研究视角、理论研究逻辑和脉络,避免把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相混淆。文中请勿出现知识性、资料性内容和教科书式90 CHINA LABOR的描述,以及照搬国外理论模型的推演。
5.实证检验:实证检验对“是什么”和“为什么”两方面的问题进行检验。实证检验必须有理论支撑,模型设计具有科学性、严密性和创新性,尽可能运用第一手资料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解释要有深度,与理论分析相呼应。
6.结果讨论:对实证部分的结论展开讨论,与相关文献的发现进行比对,揭示本文研究的实质性新贡献,讨论本文的新发现对既有理论、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
7.结论和启示:“结论”要求语言简练,避免与摘要和前文分析重复,简要归纳论文发现。“启示”或“政策建议”是对全文核心观点的升华和自然延伸,指出本研究可拓展的方向、可应用的新领域,体现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要突出对理论
发展和实践的意义。
8.[摘要]阐述明论证方法和过程,突出全文的核心观点和思想精华,字数以300—400字为宜。[关键词]以3—5个词为宜,以紧扣主题和体现论文价值的词语为主。
9.论文题目和标题不仅高度精炼,而且彼此之间逻辑一致。
10.使用规范性的学术语言,避免出现大话、空话、套话、虚话,即“正确的废话”。内容精炼,概念要规范,杜绝不规范的概念创新。
二、投稿方式
本刊全部采用网络投稿系统。来稿作者请登陆http://ldkx.chinajournal.net.cn(知网投稿系统)进行网上投稿。具体来
稿格式见网站“投稿须知”。
三、审稿周期
本刊审稿周期一般是三个月,如超过三个月未收到本刊任何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但请向编辑部确认。文章录用后,作者可联系编辑部办理纸质期刊的快递事宜。
四、联系本刊
有关投稿事宜,可通过电话或电子邮箱联络我刊。
电子邮箱:chinalabor@126.com
电话:010-64941064
微信公众号:chinalabor-moh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