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与经贸研究》(原《上海海关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并认定的学术期刊,由海关总署主管、上海海关学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我刊专注于海关与外经贸理论问题研究,自创刊以来,一直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贯彻“双百”方针;突出学术性,注意应用性,凸显办刊特色。我刊曾于2014 年被评为第五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2015年被评为第六届上海高校优秀学报,【海关管理】栏目在第五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优中被评为特色栏目。2018 年《海关与经贸研究》将继续重点关注海关
改革发展与外经贸领域中的重大理论和热点问题,开展学术探讨和理论争鸣,期待各位作者惠赐稿件。
一、征稿范围
以与外经贸、海关业务相关的
社会科学学术论文为主。我刊长期开设【海关管理】、【海关法】、【海关史】、【税收研究】、【国际经贸】等栏目。我刊今年重点关注改革开放四十年与海关发展变革、中国自贸试验区管理创新、“一带一路”倡议、贸易便利化、关税立法、走私犯罪研究等专题。
二、稿件要求
来稿内容应依次包括: 题名;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作者详细通信地址、邮编、电话号码或电子邮件地址。
1. 题名: 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 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
2. 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 宜署真名,工作单位包括单位名称、所在省市及邮政编码;多位作者名之间用逗号隔开。具体排列为: 题目单列一行,姓名单列一行,单位单列一行,均居中排列。
3. 基金项目: 文章请在首页地脚处注明基金项目的正式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批准号。如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 59637050)
4. 作者简介(文章首页地脚处标注): 姓名,单位,职称(职务),学位。
5. 摘要: 来稿均应有中文摘要,篇幅为300 字左右,用第三人称对全文进行准确概括,禁用“本文、笔者、作者”等主语,不加诠释,不用评价性文字,不用报道语式,不用序号,不分段。摘要要求文字简洁而精炼;内容客观,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重点突出而新颖。
6. 关键词: 选取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3—5 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7. 正文: 正文字数以8000 —12000 字为宜。文中引用文献采用页下注方式用圆括号序号标注,全文连续编号。
8. 文末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限于作者亲自阅读但在文中没有直接引用的文献资料、页下注释列明的文献资料不再列入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列于文末,以“[参考文献]”(居中)为标识。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 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如:
[1]周振甫. 周易译注[M]. 北京: 中华书局,1991.
[2]何文秀. 裁判自律[J].
法学研究,1998 (2): 231.
[3]陈寅恪. 李唐氏族之推测[M]. //金明馆丛稿二编.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4]谢溪德. 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 人民日报,1998-12-25(4).
9. 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应有相应的英文翻译,并将英文翻译附于文末参考文献后。
三、投稿方式
本刊实行网上投稿。请登陆本刊网站http://xb.shcc.edu.cn:8081/hgxy/CN/volumn/current.shtml,建议使用IE 浏览器,点击“作者在线投稿”,注册后完成投稿流程。若三个月内(如遇节假日、寒暑假、特殊情况,时间会相应延长)未收到编辑部信息,可另投他刊。
四、审稿流程
收稿后由编辑部编辑初审,对于学术水平和写作格式未达到本刊要求的稿件将驳回重投或不予采用;初审合格的稿件将送相关专业的专家外审;外审专家审查通过的稿件需要经过二审、终审程序。
五、数据入库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CNKI 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超星数据库。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以上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六、其他
1. 本刊恪守学术规范,一旦发现抄袭剽窃他人学术科研成果或一稿多投,将严肃查处,通报批评,三年不予在本刊发表文章。
2. 本刊不以任何理由向作者收取任何费用,并按照国家标准向予以录用稿件的作者发放稿费,赠阅期刊两本。
编辑部联系电话:021-28991093;021-28991092。
《海关与经贸研究》编辑部
2018 年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