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季刊)是我国第一种关于文化软实力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2016年3月28日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湖南大学主办、国家
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承办。创刊以来得到学界业界的鼎力支持和热切关注,现已被中国知网、万方、维普、龙源、超星、博看网等文献
数据库收录。我们将继续深化和拓展中国特色软实力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着力推出文化软实力研究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前瞻性成果,倾力打造一个文化软实力思想理论研究和宣传阵地,为文化软实力专家发挥党和国家智库作用提供服务平台,为交流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新观点、新思想、新成果提供园地。
《文化软实力》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湖南大学主办、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
一、办刊宗旨: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深化基础,突出对策,力求集学术性、理论性、对策性、可读性、权威性于一体,持续推出创新性思想文化理论研究成果。
二、题材范围:
来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基本理论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新闻传媒理论与实践、互联网
发展与现实、国际思想文化交流、文学艺术软实力、弘扬民族精神与提升文化软实力、民族政策与文化软实力建设、宗教政策与文化软实力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软实力建设、
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文化软实力问题、政治体制改革与文化软实力建设、外交政策的文化软实力、公共外交与文化软实力、国际形象提升与文化软实力、汉语
国际传播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影响,国际战略博弈,国际文化软实力比较研究、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理论体系和评价体系。
三、来稿要求:
1. 来稿一般 以10000~15000字为宜。
2. 来稿需提供 200-350 字的中英文提要;3-5 个关键词。
3. 来稿需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位以及主要研究方向。并提供作者的中英文通信地址、邮编,以及来稿日期。
4. 如为社科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需要在首页用脚注标明项目名称和批准号。
5. 脚注和参考文献格式请根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7714-2015著录:文中注释作脚注处理,以①②③……每页重新排序,与正文一一对应;参考文献采用文后注,以[1][2][3]……统一排序,同一文献在文后只须出现一次。
四、投稿须知:
1.编辑部对稿件实行三审制。收到稿件之日起三个月内完成审稿, 并用电子邮件回复作者;如果来稿在三个月内未接到有关通知,请自行处理。
2. 本刊所发论文将被中国知网、龙源、维普等文献数据库收录,来稿即视为同意授权;如有异议,请特别注明。
五、联系方式:
投稿邮箱:whrsl@hnu.edu.cn;
联系电话:0731-88823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