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物馆》季刊是国家文物局主管、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中国文物报社协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自1984年创刊以来,始终致力于中国博物馆学科建设,推动博物馆行业
发展。作为中国博物馆协会的会刊,《中国博物馆》的基本定位是:面向博协全体会员,传播行业发展最新成果;面向全国博物馆行业,聚焦行业发展的重点、热点问题,聚焦博物馆核心业务,指导博物馆工作
实践;面向博物馆学理论研究前沿,探讨博物馆学领域的基础性关键性问题, 服务博物馆学科建设与发展。2018年10月,《中国博物馆》正式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即第8 版)之“博物馆学、博物馆事业” 类核心期刊。为了顺应当前中国博物馆事业的新形势、新发展,根据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协会和《中国博物馆》编委会的部署要求,2020年,《中国博物馆》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四部门《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的有关要求,变革办刊理念,
创新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学术质量, 为博物馆事业改革发展服务。欢迎各界专家学者,博物馆同行踊跃赐稿。
一、 栏目设置及文章要求
根据刊物定位,刊物内容分为聚焦、理论、实践、资讯四个一级版块:
1.聚焦版块:针对博物馆领域热点话题,进行专业解读、学术探讨,推动难题破解、创新发展。
2.理论版块:突出学术品味,聚焦博物馆学研究前沿,探讨博物馆学理论问题,发布最新研究成果。版块下设学科前沿、
探索与争鸣两个栏目。
3.实践版块:从展陈、保管、教育、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分类梳理博物馆核心业务工作,关注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新实践,推动博物馆专业品质提升。版块下拟开设展示与传播、保管与保护、教育与服务、信息化、管理与发展五个栏目。
4.资讯版块:追踪国际国内博物馆发展进程,观察博物馆学术动态,发布当季展览、活动、图书等信息,为博物馆工作提供参考。版块下拟开设展讯、书讯、活动资讯、会员交流和域外信息四个栏目。
二、稿件形式要求
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同时需提供标准英文译名,以便制作英文目录。
2.作者简介:包括作者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主要研究方向、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电子邮箱等,以上信息需以脚注形式标注于文稿首页。同时可在稿件尾部留下作者身份证号和手机号码,此两项信息仅供编辑计发稿酬、代扣个人所得税使用,不在刊物上公开发布。
3.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100-200字为宜。
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
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6.正文文字:一般为6000字至8000字,原则上不得超过1 0000字,版式采用A4纸张,正文字体用5号宋体。
7.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去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8.图表:使用图表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字应注明资料来源。
9.注释:是对文章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说明,其序号为①②③……,注释文字与标点应与正文一致,注释以脚注形式分散标注于正文页面下方。
10.参考文献:执行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景规则》GB7 714-2015的规定,分为引文参考文献和阅读型参考文献,引文型参考文献以脚注形式分散标注于正文页面下方,阅读型参考文献按出版的先后顺序集中列表著景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与正文中的标示序号、格式一致。主要责任者(姓先名后,英文不加缩写点)超过3人时,只写前3名,后面加“等”或“etal”。外文期刊名应按标准缩写,不加缩写点。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
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参照IS0 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三、其他事项
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请勿一稿两投,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
稿件一经刊发即酌致稿酬,同时本刊即获得在中国博物馆协会网站等网络使用和传播该文章的权力。
杂志投稿专用邮箱:zgbwgzz@163.com
编辑部联系电话:010-84079079
《中国博物馆》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