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须知
一、期待惠赐稿件。来稿篇幅原则上不少于1.5万字,投稿请登录http://gjjcgxyxb.ijournals.net.cn/ch/author/login.aspx。来稿请附作者简介(姓名、单位全称、职务与职称、学位、地址、手机及邮箱)、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5个左右)。基金资助的论文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项目编号。文章题目、作者信息、摘要、关键词翻译成英文。
二、本刊实行匿名专家评审制度。稿件收到后原则上一个月内回复作者。稿件寄出两个月未获通知可自行处理。
三、须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本刊不收取任何形式的版面费,同时也反对一稿多投、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稿件一经采用,即奉薄酬。
四、本刊已加入CNKI学术期刊
数据库等相关推广媒介。作者的著作权使用费与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投稿时书面声明。
五、本刊版权,包括纸质版与网络版版权,属于《学报》编辑部,任何形式、媒介的转载、摘登、翻译或结集出版均须事先获得《学报》编辑部的许可,并标明来源于本刊。
注释规范
一、文内注释采用页下注,全文连续编码,注释序号用[1][2][3]……表示。
二、引证示例
1.普通图书类——[美]莫顿•J•霍维茨:《沃伦法院对正义的追求》,信春鹰、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
2.期刊类——胡卫列:《行政行为过程性论纲》,《中国
法学》1998年第4期。
3.论文集——孙谦:《职务犯罪监督论》,载孙谦主编:《检察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社会科学版”、“第一册”、“上、下卷”参照此条。
4.报纸类——徐鹤喃:《诉讼监督与人权保障》,《检察日报》2004年2月24日。
5.网络类——刘仁文:《死刑
改革与法治
发展系列谈之一》,中国法学网http://www.iolaw.org.cn/showArticle,最后访问日期:2014年12月1日。
6.古籍类——[清]沈家本:《沈寄簃先生遗书》(甲编),第43卷。
7.外文类——从该文种注释习惯。
8.其他——非引用原文的,注释前加“参见”;引用资料非原始出处的,注释前加“转引自”;数个注释引自同一文献的,注释例为“[9]同前注[2],第35页”。
三、项目标注: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xxxx”(CLSA08)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