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05日
根据国家有关加强期刊社会效益的文件精神,及我刊各学科来稿情况,经主办单位批准,编委会专家意见征询,本刊拟于2020年第4-6期进行试改版。在试改版期间,我们将继续接受校内各部门领导、学术委员,及作者的相关意见与建议(ldxbdy@126.com),并做出适当调整。试改版方案如下:
一、栏目设置调整
本刊栏目设置将由按学科分布变更为按主题分布,责编对专栏负责。所有栏目均可在全年1-6期排发,敬请相关学科作者关注。
1、当代学人
本栏目诚邀国内外各学科专家学者投稿,议题不限。
2、海洋文化
本栏目发表有关中国海疆、沿海殖民地、国际关系、国际教育等方面的学术论文。
3、东北亚研究
本栏目为全国高校学报名栏,主要在文明论视野下探讨东北亚的历史文化,重点关注东亚共同体建构的可能与障碍。
4、东北研究
本栏目的设置目的是,探讨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总结东北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经验,侧重大连与东北内陆的关系。
5、文史研究
本栏目发表探讨古今中外文学、历史、文化艺术,及有关传播革命的学术论文。
6、跨语际研究
本栏目探讨语言翻译、文化交流、留学生教育等相关议题。
7、连大学人
本专栏设置的目的是宣传校内学者的学术成就,加强专家和师生之间的学术互动,培养学术氛围。可发表有关本校学者的学术访问、书评和学术自述。其中,学术访问允许硕士生投稿。
8、公共知识生产
本专栏设置的目的是,对网络公共知识资源(非商业性的学术讲座或公开课)进行文字转化。来稿请就某一主题,针对5位以上学者的相关论述进行文字转录、汇编和评述。鼓励研究生投稿,不限本校。
9、党建与思政
本专栏设置的目的是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发表本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党团系统的相关论文,及其他
教师的课堂思政类论文。
10、教育教学
本专栏设置的目的是,发表本校教师教研论文,凝聚本校教学经验。
11、社会治理
本栏目发表来自
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相关论文,侧重探讨大连城市治理的经验,或凝聚国内外的相关经验为本市社会治理服务。
12、科技与社会
本栏目发表各类理工学科的实验研究和技术研究论文,来稿须对实验结果和技术发明的社会意义、应用领域、应用效果等方面做出说明。
13、科学与健康
本栏目关注医学进步、科技
发展、体育运动、环境改造与公民健康的关系,鼓励医学、环化、体育、人文等相关学科从各自学术脉络出发共同探讨公民健康问题。
二、投稿与采编方式
根据国家对期刊“采编行为规范”的要求,本刊结束采编系统试用期,对所有来稿进行盲审质检。投稿作者请登录“大连大学—学报编辑部”官网(可从校园网登陆),点击“作者投稿系统”完成投稿,接受外审专家盲审质检。编辑部成员以往使用的邮箱、QQ、微信,不再作为投稿渠道。
三、常见问题解答
1、如何理解学术论文的“社会效益”。
答:“社会效益”是人民
民主国家知识生产的核心
品质。人文社科类论文的社会效益主要体现为历史观和价值观的政治正确性,理工科类论文的社会效益则体现在试验成果或技术发明对公民生活、社会治理和国家发展等方面的意义,以及可能形成的“产品和新市场开拓”,如应用部门、应用行业、应用效果等等。请作者由此着眼命名和结构论文。
2、理工类稿件只能在第4、6期发表发表吗?
答:不,这是本刊以往的设限。在试改版期间,符合本刊专栏定位的理工类来稿均可在1-6期排发。
3、不符合以上专栏定位的文章可以排发吗?
本刊专栏设计已覆盖本校所有学科。如有更好的专栏设计理念,欢迎在试改版期间与我们联系。
4、同一位作者每年只能发表一篇论文吗?
答:不,这是本刊以往的设限。本刊现已使用采编系统盲审,实现了“采编行为规范”化。在与大连城市发展关联度较高的专栏,如“海洋文化”、“东北亚研究”、“跨语际研究”、“科技与社会”,同一位作者的优质来稿年发表增至3篇。
5、研究生可以独立署名投稿吗?
答:本刊“公共知识生产”栏目,及“连大学人”栏目的学术专访,可以发表研究生独立署名投稿。
6、“公共知识生产”栏目的具体格式规范是怎样的?
答:引言部分请对选题意义做1000字左右的说明;汇编部分应包括5位以上讲授人的录音片段,务求准确,并注明知识来源(讲座或课程的讲授人身份,及标题、时间、地点)与网络来源(网络发表平台、网址,及录音整理时间);评述部分请针对汇编材料做1500字以上的个人阐述。目前,B站是学术讲座较多的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