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分水岭脑梗死应用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分水岭脑梗死应用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该院120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介入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组织缺血情况、复发率。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96.67%高于对照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8,P<0.05)。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NIHSS评分在观察组中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4,P<0.05),缺血低灌注面积在观察组中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11,P<0.05),缺血半暗带占比在观察组中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09,P<0.05)。治疗后6个月、1年、2年、3年的复发率在观察组中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8、5.217、4.821、5.175,P<0.05)。结论介入治疗可提高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可促使其神经功能、脑组织缺血状况改善,还可降低远期复发风险。
关键字:
- 分水岭脑梗死;介入治疗;药物治疗;疗效;神经功能;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