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2016年5月—2018年8月作为研究范围,方便选取该院在此期间收治的5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到该院进行体检的25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取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两组患儿血浆D-二聚体含量进行测定。观察过敏性紫癜患儿与健康儿童血浆D-D水平变化、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病初期与恢复期血浆D-二聚体变化。结果实验组患儿发病期血浆D-D水平(4.11±2.36)mg/L高于对照组患者(0.26±0.1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74,P<0.05)。实验组患儿恢复期血浆D-D水平均(1.13±0.53)ng/L与发病初期(4.11±2.36)mg/L相比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12,P<0.05)。结论血浆D-D水平变化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高可靠依据,具有临床使用及推广价值。
单 位: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儿科
关键字:
- 过敏性紫癜;血浆D-二聚体;患儿;变化;止血;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