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分析 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1月行地中海贫血筛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血常规、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电泳筛查及有关基因诊断分为轻度地中海贫血合并缺铁性贫血(A组)30例,中间型地中海贫血且血清铁蛋白<30μg/L(B组)20例,中间型地中海贫血且血清铁蛋白>30μg/L(C组)10例,共60例。铁蛋白低于<30μg/L患者行常规补铁治疗,铁蛋白>30μg/L患者建议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检测不同组别患者1个月后的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指标水平,探究不同程度地中海贫血合并缺铁性贫血的补铁时机。结果:A组患者及B组患者补铁治疗后Hb、SF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加含铁丰富食物摄入的C组患者相关指标稳定。结论:对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在做好地中海贫血筛查、基因检测的同时,应及时发现体内铁元素水平的变化;根据地中海贫血类型不同、铁元素水平的变化及缺铁的程度,予以不同的补铁治疗;当血清铁蛋白>30μg/L时即可停止补铁治疗,均衡饮食,这样可以避免地中海贫血患者铁负荷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