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文献 >> 正文
分析前因素对凝血检测结果的影响
摘 要:
目的:分析前因素对凝血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20年7月本院住院患者中不合格采血标本583份,与其重抽后合格标本,对凝血功能进行检测;采集送检合格标本75份即刻、4℃和室温下放置8h再检测。比较各环境条件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①采血量不足组的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高于重抽合格标本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明显低于重抽合格标本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采血量过多组的TT、APTT、PT较重抽合格标本组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水平较重抽合格标本组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溶血组较重抽合格标本组TT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PT较重抽合格标本组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室温环境下即刻APTT、PT较8h后指标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8h后FIB水平和TT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4℃下即刻与8h后FIB水平、TT、APTT、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有有效控制前因素才可保证凝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 者:
  • 查卫琴;毕佳训;何秋阳
单 位: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关键字:
  • 凝血指标 影响因素 温度 时间 采血量
页 码:
    75-76
出 处:
HTML阅读PDF文献下载您还没有登陆会员账号,请先登陆,在进行阅读或下载!
返回顶部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