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物质型消费,体验型消费能带给消费者更高的幸福感,主要原因在于体验型消费的社会化本质有利于分享和社会交往。然而,忙碌的高压生活和社交网络的迅速
发展使得现实的社交联结受到制约,此时独自参与的体验型消费就不再表现出显著的享乐优势。本文进一步聚焦公开—享乐性的体验型消费,通过两个实验设计探究社交情境(独自vs.结伴)对消费者参与兴趣和预期享受程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社交情境影响消费者的参与兴趣和预期享受程度,社交领域下的状态自尊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同时,社交情境对参与兴趣和预期享受程度的影响受到消费者自我构念和心理距离的三阶调节:首先,自我构念显著调节社交情境对参与兴趣、预期享受程度及状态自尊的影响,依赖型自我构念会增强上述影响。其次,心理距离制约依赖型自我构念对具体情境信息的感知,从而减弱自我构念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从心理认知和人格特质出发,揭示了社交情境影响参与兴趣和预期享受程度的过程机制,对理解个体消费者的体验型消费
决策差异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同时拓展了享乐消费领域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