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文献 >> 正文
积极国家:反贫困战略中的政府干预与理论基础——基于国际反贫困战略的比较研究
摘 要:
贫困的产生和解决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个人主义将贫困归因于个人原因,结构主义认为贫困是社会问题,前者主张不需要国家干预,后者主张国家干预。文本从个人主义与结构主义理论组合来考察贫困的国家干预类型,通过对中国脱贫攻坚实践的考察及与西方扶贫理论和国家干预类型的比较,提出反贫困的五种类型:积极国家、发展型国家、有效国家、消极国家和无为国家。中国属于积极国家,干预程度最高。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干预度,国家干预程度并不是越高越好,个人努力也有一定的限度。有效干预是能够实现减贫最大化的干预,有效努力是能够实现脱贫最大化的努力,国家有效干预与个人有效努力的结合能够实现最有效的减贫。从世界范围看,反贫困的干预收敛于有效国家。
作 者:
  • 邓大才
单 位: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
关键字:
  • 积极国家;有效国家;有效干预;有效扶贫;有效努力;
页 码:
    41-50
出 处:
HTML阅读PDF文献下载您还没有登陆会员账号,请先登陆,在进行阅读或下载!
返回顶部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