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文献 >> 正文
通痹方药效部位提取工艺优化及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摘 要:
目的:优化通痹方中挥发油和醇溶性部位的提取工艺,研究通痹方对疼痛模型小鼠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1)采用L9(33)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倍数、提取时间、浸泡时间对挥发油得率的影响;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对醇溶性部位得率的影响,筛选得到挥发油及醇部位最优提取工艺。(2)热板实验: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通痹方挥发油组(3mL/kg)、醇部位组(3g/kg)、挥发油+醇部位组(1.5mL/kg+1.5g/kg)、阳性对照组1(双氯芬酸钠,0.04g/kg)、阳性对照组2(对乙酰氨基酚0.3g/kg)、中药对照组(1.2g/kg)。每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7天,采用智能热板仪测定末次给药0、15、30、60min后小鼠的痛阈值;(3)抗炎实验:取70只SPF级小鼠,分组及给药同上,末次给药30min后于右耳涂抹二甲苯致炎,比较耳肿胀度,观察通痹方的抗炎镇痛效果。结果:(1)最佳挥发油提取工艺为:加入10倍量水浸泡1h,提取时间10h;最佳醇部位提取工艺为:加入6倍量85%乙醇,提取时间3h;(2)在镇痛实验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醇部位组和挥发油+醇部位组末次给药0、15、30min后小鼠痛阈值均显著提高(P<0.05),挥发油组在给药0、30min后小鼠痛阈值明显提高(P<0.05);(3)在抗炎实验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通痹方醇部位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致炎后耳肿胀度明显降低(P<0.05),其中醇部位组肿胀抑制率达到了33.4%。结论:筛选的提取工艺对通痹方挥发油和醇溶性部位有效成分提取率高、工艺稳定、方法简便可行。该方中挥发油与醇部位具有明显的镇痛效果并存在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作为其物质基础进行进一步研究,为通痹方制剂开发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持。
作 者:
  • 赵雨;王倩;兰亚荣;张立明
单 位:
    宁夏医科大学药学院;宁夏特色中医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回医药现代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字:
  • 痛痹方;有效部位;提取优化;抗炎镇痛;
页 码:
    32-37
出 处:
HTML阅读PDF文献下载您还没有登陆会员账号,请先登陆,在进行阅读或下载!
返回顶部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