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文献 >> 正文
黑暗与光明——象征主义观照下的剧作《北京人》
摘 要:
作为曹禺艺术上最为成熟的一部剧作,《北京人》的成功除了剧作的现实主义倾向外,还要得益于剧中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剧作中,破落的曾宅象征着父权及父权所代表的封建思想文化的衰微;象征着死亡的棺材是没落的封建阶级及罪恶的资产阶级的归宿;令人厌恶的耗子是曾家子孙生命状态的真实写照;北京人则象征着远古北京人、以曾家为代表的北京人及剧作家理想中的北京人。通过曾宅棺材耗子北京人这四个典型意象的使用,剧作家不仅将曾家这座大院里的丑恶与善良、黑暗与光明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同时也对落后阶级的结局做出了暗示。一个古旧的家庭行将就木,新的生活即将到来。
作 者:
  • 樊亚洁
单 位:
    河南大学文学院
关键字:
  • 《北京人》;象征主义;黑暗;光明;
页 码:
    124-127
出 处:
HTML阅读PDF文献下载您还没有登陆会员账号,请先登陆,在进行阅读或下载!
返回顶部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