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大全
万向问答
期刊动态
学术会议
科研项目
帮助中心
免费注册
|
会员登录
文献检索:
文献标题
文献标题
关键词
摘要
作者
单位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文献
>> 正文
“浪漫”不成“派”:《烛虚》五则解读
摘 要:
《烛虚》五则[1]是包含在散文集《烛虚》第一辑中的五篇散文,作为沈从文在西南联大时期集中发表于1939-1940年的随想之作,体现了此一时期沈从文的思想与情感。《烛虚》五则表达出了沈从文思想的深度与复杂,也暗示着其所受的诸多影响。对浪漫主义思想的
发展
、对“人的文学”的深入、对自然和神性的崇尚、对政府、民族、人类的批判,这些繁杂的思考融合在一起,为沈从文赋予了内涵丰富的独特性。尽管他自称“最后一个浪漫派”,但因为这种复杂性带来的独特性,实际上他的“浪漫”并不成“派”。
作 者:
冯超强
单 位:
武汉大学文学院
关键字:
沈从文;《烛虚》;浪漫派;“人的文学”;《圣经》误读;
页 码:
66-68
出 处:
文学教育(下旬刊)
-
2023年01期
您还没有登陆会员账号,请先登陆,在进行阅读或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