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河北省代表性的非物质
文化遗产,武安平调落子从诞生起的200余年历史里,经历了形成、
发展、衰落、复兴、繁荣等几个历史时期,其独特的唱腔技巧、伴奏
乐器以及表演方式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并于2006年收录进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同大多数地方传统戏
曲艺术形式的境遇一样,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市场经济和现代审美的巨大冲击,面临着传承断代的困境。本文详细分析了武安平调落子在传承发展中的时代症结,并从建立剧种传承策略、推动文旅融合和文化创意品牌建设三个方面,尝试
探索激发武安平调落子内在生命力与创造力的传承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