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
学理论强调,文学
作品的内涵与意义并非一成不变地存在于文学史中,而是在不断再阅读、再
创造的过程中,持续丰富和
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千年的传承,其内涵不断得到新的诠释,在持续再阅读、再创造中,完成了动态传承。在当今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接受美学为中华文学经典的传承与
创新提供了新视角。“酒”意象作为经典的文化符号,在李白的文学创作中得到广泛运用。而以模仿李白神形兼具而著称的明初第一诗人高启,也承续了李白对于“酒”意象的运用范式。从高启与李白诗文作品“酒”意象的传承与演变中,可以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同时代的交融与发展,以及文学创作在历史流变中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对比高启对李白笔下“酒”文化符号的仿效,梳理从盛唐到明代“酒”文化符号的历时性演变,并结合时代背景、个性特质、人生经历等因素,探究高启对李白“酒”文化符号的二次创作成因及其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