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文献 >> 正文
核苷酸药物导致肾损伤1例
摘 要: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弥漫性损害,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ide/nucleotideanalogues,NUCs)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一线治疗药物,而NUCs以口服给药方便、可用于失代偿期肝硬化者在临床应用广泛。目前常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NUCs有5种,包括拉米夫定(Lamivudine,LAM)、替诺福韦(Tenofovir,TDF)、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T)、阿德福韦酯(Adefovir,ADV)和恩替卡韦(Entecavir,ETV)[1]。
作 者:
  • 王天珩;韩利平;姜彩娥;
单 位: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药学部临床医学室
关键字:
  • 临床药师;核苷酸药物;肾损伤;药学实践;
页 码:
    2925-2926
出 处:
HTML阅读PDF文献下载您还没有登陆会员账号,请先登陆,在进行阅读或下载!
返回顶部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