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文献 >> 正文
明代皇帝对宗室外戚防备政策的三次变迁
摘 要:
明朝对外戚宗室的防备程度一直为历代之最,太祖在立国之初就有意识地防范外戚掌握更多的权力,但因受到政局不稳等种种因素的影响,防备政策历经三次变迁。洪武时期皇帝对宗室较为宽容,虽对外戚心怀芥蒂,但受当时条件限制,皇帝对外戚的防范政策一直无法彻底贯彻,靖难之役与汉王叛乱后,皇帝对宗室的忌惮日益加深,对宗室与外戚皇亲的态度也从洪武时期的依仗转变为防备。随着统治逐渐趋于稳定,皇帝的权力逐步加强不再受限于局势,于是朝廷制定了相应的律令来约束皇亲外戚,以防他们掌握过多的政治权力。防备政策的根源是皇帝对宗室皇亲的不信任感,嘉靖朝时,由于统治危机日益严重,皇亲宗室对皇帝的威胁性下降,防备政策才在有限的范围内有所松动。
作 者:
  • 王玥珺
单 位: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关键字:
  • 宗室;皇亲;外戚;防备;
页 码:
    60-63
出 处:
HTML阅读PDF文献下载您还没有登陆会员账号,请先登陆,在进行阅读或下载!
返回顶部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