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文献 >> 正文
舞蹈《瑶光赋》舞评
摘 要: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人细腻真挚的情感沿着舞人的长袖传到了新的纪元,为朴素的东方审美带来一缕灵动的微风。沉睡的玉人撩动着两千年漫漫时光,乘着朝霞来到眼前,风涌云动,熠熠生光。舞蹈《瑶光赋》以汉代楚地舞蹈为基调,以江西海昏侯墓出土的玉舞人动作造型为灵感,在舞蹈复原的基础上加入了独特的“陀螺袖”。该舞蹈运用多种袖舞技巧,将汉代女性端庄温婉的形象刻画得真实且灵动,深刻体现了汉代舞蹈在质朴风格之外的另一种秀丽清雅的美学精神。入围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终评的《瑶光赋》是以江西海昏侯墓出土的玉舞人动作造型为灵感创作的优秀作品。该作品同时获批2023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荣获江西省第三届“白鹭奖”专业舞蹈大赛银奖、江西省第三届“白鹭奖”专业舞蹈大赛音乐创作奖、江西省第三届“白鹭奖”专业舞蹈大赛服装设计奖。编导以还原、创造、融合等多重表达方式将汉女秀丽柔美的形象和男子对其真挚朦胧的爱意用舞蹈形式表现,突出的人物特性融入了现代主义色彩,以现代主义精神为依托,对历史故事进行传颂,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了避免刻意追求古典文化而将历史元素生搬硬套到作品内容中使作品生硬乏味,将创新元素“陀螺袖”巧妙融入其中,大大提升了该舞蹈的表现张力和美学境界。
作 者:
  • 张栗娜
单 位:
    九江学院艺术学院
关键字:
  • 《瑶光赋》;舞蹈艺术;
页 码:
    61-63
出 处:
HTML阅读PDF文献下载您还没有登陆会员账号,请先登陆,在进行阅读或下载!
返回顶部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