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行勾脸的三张面孔——兼论第三张脸的美学意境
明代中叶,艺术的天宫来了一位齐天大圣,他用墨一样的黑色、草一样的绿色、面粉一样的白色……涂在脸上。玉帝、群臣惊异无比:人的面孔怎么可能是这样?这样的面孔就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了明晚期万历朝的昆山腔、弋阳腔舞台上。叱咤喑呜中,观众逐渐接受了这充满历史积淀意味的花面,但人们始终有一个巨大疑问:是谁如此异想天开,“恣意妄为”,把如此强烈夸张的、只有在印花布上才呈现的色彩化作人面的肤色?这个疑问一直到今天仍未消除;只不过许多人对戏曲舞台上这种纯色彩的脸谱早就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甚至用几分轻蔑的语气,称彼时昆弋脸谱只是简单的“描眉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