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文献 >> 正文
常规针刺中风患者下肢穴位出现阵挛的原因深析及预防处理
摘 要:
目的:分析常规针刺中风患者下肢穴位出现阵挛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50例行常规针刺穴位出现阵挛的50例中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常规针刺下肢穴位未出现阵挛的50例中风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分析CSI评分与下肢阵挛发生的相关性,同时记录观察组改针下肢近端取穴未再阵挛的例数,并计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CSI评分内的腱反射、肌张力、阵挛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SI评分内的腱反射、肌张力、阵挛分数与下肢阵挛的发生呈正相关(P<0.01);观察组在改针下肢近端穴位后,有38例未再阵挛,总有效率为76.00%(38/50)。结论:常规针刺中风患者下肢穴位出现阵挛的原因可能与锥体束损害、针刺诱发的病理反射、肌张力较高等有关,改针下肢近端穴位后可有效预防下肢阵挛。
作 者:
  • 刘启亮;陈俊斌;焦臣泽;
单 位:
    粤北人民医院
关键字:
  • 中风;下肢阵挛;针刺;肌张力;
页 码:
    93-94
出 处:
HTML阅读PDF文献下载您还没有登陆会员账号,请先登陆,在进行阅读或下载!
返回顶部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