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文献 >> 正文
初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培养方法——以“正面战场的抗战”一课为例
摘 要:
时空观是指在特定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培养学生时空观,即培养学生历史时序和地理观念。本文延伸其内涵,认为时空观还应把握不同时代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历史事件的逻辑以及纵横关系。对初中生而言,历史是抽象的概念,是远离现代生活且久远的人和事,故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存在平面化特点,容易造成认知偏颇,混淆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和具体的人或事。《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学生要具备时空观念,站在正确的时间和空间视角感知历史、分析历史,贯古通今,认识历史事件、人物、价值与地位,
作 者:
  • 肖婷婷
单 位:
    南京玄武外国语学校
关键字:
页 码:
    139-141
出 处:
HTML阅读PDF文献下载您还没有登陆会员账号,请先登陆,在进行阅读或下载!
返回顶部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