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锦州巧鸟径流监测小区为例,采用降雨量、降雨历时、最大60min雨强、最大30min雨强和平均雨强5个指标,探讨了侵蚀性降雨的特征指标、频率、场次、降雨量与产沙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降雨主要集中于5-10月,夏秋两季降雨集中,8月为汛期,9月降雨量逐渐减少,总体上呈正态分布;大豆地和玉米地明显高于人工林、次生林地、灌
草地径流小区的产沙模数;0-5mm/h雨强条件下,降雨量与大豆地的产沙量呈显著相关性,降雨量、最大60min雨强与次生林地的产沙量呈显著正相关性;在地表径流和泥沙拦截等方面不同覆盖度的土地利用方式存在很大差异,农作物和耕作方式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土壤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