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文献 >> 正文
分析不同机械通气方式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近远期效果
摘 要:
目的观察为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实施不同机械通气方式治疗的近远期效果。方法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该院接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的70例患儿,按照抽签法均分样本为高频振荡组和间歇指令组,间歇指令组选择间歇指令通气法,高频振荡组选择高频振荡通气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出院后1年复发率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以及临床指标情况。结果高频振荡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显著高于间歇指令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36,P=0.003);高频振荡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71%)明显低于间歇指令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6,P=0.011);治疗前,两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数据指标十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频振荡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数据指标均优于间歇指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振荡组氧疗时间、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间歇指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振荡组出院后1年的复发率(22.85%)低于间歇指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应用于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临床治疗中,高频振荡通气法的治疗效果更佳,产生的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复发率更低可以明显改善血气指标,促进患儿康复,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 者:
  • 冯俊芳
单 位:
    德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医学科
关键字:
  • 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不同机械通气方式;近远期疗效;血气指标;
页 码:
    22-25
出 处:
HTML阅读PDF文献下载您还没有登陆会员账号,请先登陆,在进行阅读或下载!
返回顶部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