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创作需要在特定的空间中进行,而不同的空间具有不同的特质。空间转变带来诗人创作心态与审美趣味的变化,最终影响了诗人的创作风格。特别是在诗歌意象的建构中,由于外在影响不断地内化为诗人的审美心理和文化性格,从而产生了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诗歌
作品。作为大唐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空间存在,长安这一在地理空间中矗立不动的象征符号,却成为杜甫心灵空间中不断转换的情感坐标。随着长安在杜甫心灵空间中的位移,其诗歌创作心态也在发生着变化,这在杜甫诗歌的黄河书写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被赋予独特意义的黄河书写,在其诗歌意象建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即在空间理论与诗歌美学的引领下,从向往长安、困居长安和去离长安等三个视角,考察黄河作为诗歌意象在诗人心灵空间不断转换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同的审美效果。这种跨界研究不仅对杜甫诗歌研究在方法论上是一种尝试,而且对杜甫诗歌研究领域的拓展具有一定的诗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