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文献 >> 正文
零碎、模糊与颠覆:20世纪西方后现代音乐文化认同
摘 要:
音乐作为一种包含价值的话语体系,其发展不会以独立的方式存在。伴随后工业时代而来的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为音乐创作带来巨大革新。后现代音乐在与文化、社会的紧密联系中,当面对现代音乐价值与功能间的断裂、极端理性或精确计算的创作原则和古典音乐创新枯竭的现实,打破了一切规则与原则的束缚,在一批前卫音乐家的推动下,走向后现代主义音乐形式。通过后现代人文思潮的浸染,音乐家对于信息、符号、文化与传媒的新型混合的留意,创作出反映后现代状况的音乐。不论是作曲技术、音乐生产、大众音乐文化或表演都明显呈现出后现代主义风格,令曾经占主导地位的音乐文化一去不返。
作 者:
  • 郭思言
单 位:
    云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关键字:
  • 音乐创作;后现代主义;音乐形式;风格;音乐文化;
页 码:
    132-141
出 处:
HTML阅读PDF文献下载您还没有登陆会员账号,请先登陆,在进行阅读或下载!
返回顶部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