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CS独立出版】第二届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网国际会议(SGEI 2022)
2022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mart Grid and Energy Internet (SGEI 2022)
2022年10月21-23日 中国-三亚
重要信息
大会时间:2022年10月21-23日
大会地点:中国-三亚
报名/截稿:2022年10月21日
接受/拒稿通知:投稿后1周
收录检索:SCI, EI Compendex, Scopus
会议简介
第二届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网国际会议(SGEI 2022)将于2022年10月21-23日在中国三亚隆重举行。会议主要围绕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网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旨在为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网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企业发展人提供一个分享研究成果、讨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探索前沿科技的国际性合作交流平台。本次会议将大力推广能源领域的创新技术和实际应用,旨在充分实现各类能源资源的互联、开放、共享和协同,塑造绿色、低碳、高效和低成本的智慧能源系统。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会交流。
征稿主题
01. 能源工程及技术
能源与环境,矿产工程,石油工程,冶金工程,稀土工程,海洋工程,高塔安装工程,沼气,太阳能,燃气输配工程,光伏发电,海上风电,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热泵,储能系统与技术,输配电与微电网,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能源互联网,能源规划和调配,能源存储和管理,能源设备和工程,能量转换和应用,供热电站、核电站及垃圾焚烧电站建设工程,分布式能源,风力风电、水利水电和火力火电,燃气炉,节能环保技术,温控设计,制冷、供热技术,冷库设计,暖通工程,光、电催化,屋顶技术,并网发电技术等;
02. 电力与电气工程
电气化、电动汽车技术、新型电机及其智能控制技术、电机和电气设备、电磁适应性、永磁和磁阻电机、先进的无传感器机器控制、电机驱动、控制和机电一体化、非线性系统和控制、智能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控制、仪器仪表和振动控制、智能系统传感器、自动化技术、电工材料电磁学、电能质量和电磁兼容性、机电一体化和机器人技术、电工和光电材料、电力分配、智能电网和技术、电能质量、热电联产和分布式发电、电力系统、电力运输系统集成(多能源系统集成)、分布式储能发电、输配电网络的规划、运行和控制、高电压技术、电力工程与电力系统、信号处理在电力能源系统中的应用、嵌入式发电和储能、分布式发电和联合发电系统、无线电力传输等;
03. 控制工程
复杂系统建模、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与控制、模糊和神经系统、估计和识别、探伤、过程控制和仪器仪表、运动控制、柔性制造系统、集成制造、工厂建模和自动化、Petri网及其应用、微纳米系统、传感器网络,网络控制、最优控制、离散事件系统、适应控制、学习系统、基于智能和人工智能的控制、实时系统、传感器/数、机器人学、自动导向车辆、控制教育、控制应用、工序自动化、人机交互、智能结构、多智能体系统等;
2022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mart Grid and Energy Internet (SGEI 2022)
2022年10月21-23日 中国-三亚
重要信息
大会时间:2022年10月21-23日
大会地点:中国-三亚
报名/截稿:2022年10月21日
接受/拒稿通知:投稿后1周
收录检索:SCI, EI Compendex, Scopus
会议简介
第二届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网国际会议(SGEI 2022)将于2022年10月21-23日在中国三亚隆重举行。会议主要围绕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网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旨在为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网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企业发展人提供一个分享研究成果、讨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探索前沿科技的国际性合作交流平台。本次会议将大力推广能源领域的创新技术和实际应用,旨在充分实现各类能源资源的互联、开放、共享和协同,塑造绿色、低碳、高效和低成本的智慧能源系统。大会诚邀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企业界人士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会交流。
征稿主题
01. 能源工程及技术
能源与环境,矿产工程,石油工程,冶金工程,稀土工程,海洋工程,高塔安装工程,沼气,太阳能,燃气输配工程,光伏发电,海上风电,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热泵,储能系统与技术,输配电与微电网,智能电网与智慧城市,能源互联网,能源规划和调配,能源存储和管理,能源设备和工程,能量转换和应用,供热电站、核电站及垃圾焚烧电站建设工程,分布式能源,风力风电、水利水电和火力火电,燃气炉,节能环保技术,温控设计,制冷、供热技术,冷库设计,暖通工程,光、电催化,屋顶技术,并网发电技术等;
02. 电力与电气工程
电气化、电动汽车技术、新型电机及其智能控制技术、电机和电气设备、电磁适应性、永磁和磁阻电机、先进的无传感器机器控制、电机驱动、控制和机电一体化、非线性系统和控制、智能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控制、仪器仪表和振动控制、智能系统传感器、自动化技术、电工材料电磁学、电能质量和电磁兼容性、机电一体化和机器人技术、电工和光电材料、电力分配、智能电网和技术、电能质量、热电联产和分布式发电、电力系统、电力运输系统集成(多能源系统集成)、分布式储能发电、输配电网络的规划、运行和控制、高电压技术、电力工程与电力系统、信号处理在电力能源系统中的应用、嵌入式发电和储能、分布式发电和联合发电系统、无线电力传输等;
03. 控制工程
复杂系统建模、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与控制、模糊和神经系统、估计和识别、探伤、过程控制和仪器仪表、运动控制、柔性制造系统、集成制造、工厂建模和自动化、Petri网及其应用、微纳米系统、传感器网络,网络控制、最优控制、离散事件系统、适应控制、学习系统、基于智能和人工智能的控制、实时系统、传感器/数、机器人学、自动导向车辆、控制教育、控制应用、工序自动化、人机交互、智能结构、多智能体系统等;
上一篇:IOP出版社出版确保EI-2022年流体动力学与计算科学国际研讨会 (FDCS 2022) 2022-10-11
下一篇:【中科院二区-EI /SCI双检索】第二届新能源与电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NEPE 2022) 202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