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杨卫教授的大作《清朝对青海藏区社会的
治理研究》,在学术精神、研究方法以及历史与现实关照三个层面深受启迪。在学术精神方面,强调学者应秉持“学中问”与“问中学”,以怀疑态度和发问意识去质疑和问道。杨卫教授在研究清朝治理青海藏区社会策略时,既看到其积极作用,也指出其弊端,他的研究正是这种精神的体现。研究方法上,杨卫教授突破传统,从王国维“二重证据法”拓展到多学科交叉的“多重论证法”,结合正史、民族学田野调查资料、地方掌故、风土人情、民间传说等,使研究更全面、深入。历史与现实关照层面,杨卫教授分析了清朝不同阶段对青海藏区社会的治理历程,从康熙帝前的宗藩关系到雍正后的直接管辖,再到咸丰、宣统年间的治理效果,展现治理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同时结合当下青海地区民族“三交”情况,凸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与必然性,展现古为今用、经世致用的学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