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文献 >> 正文
不同的放疗方法治疗原发性巨大肝癌的临床应用研究
摘 要:
目的:观察原发性巨大肝癌进行不同放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3月在某院就诊的原发性巨大肝癌患者86例,根据随机对照法分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治疗组予以螺旋断层放疗系统(Tomo)放疗,对照组予以调强放疗(IMRT)方式,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的近期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α-L岩藻糖苷酶(AFU)、甲胎蛋白(AFP)等指标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22例(51.2%),部分缓解13例(30.2%),总有效35例(81.4%);对照组完全缓解14例(32.6%),部分缓解7例(16.3%),总有效21例(4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A19-9、AFU、AFP均有下降,但治疗组治疗后CA19-9、AFU、AFP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巨大肝癌进行Tomo系统放疗法,可显著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对原发病灶治疗效果较佳,提高疾病预后,延长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
作 者:
  • 张琦
单 位: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放疗科
关键字:
  • 血清肿瘤标志物;原发性巨大肝癌;Tomo系统;调强放疗;
页 码:
    958-960
出 处:
HTML阅读PDF文献下载您还没有登陆会员账号,请先登陆,在进行阅读或下载!
返回顶部 关注公众号